执行器,作为工业过程控制系统中终端产品,是工业生产过程自动调节系统组成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由检测器、调节阀、执行器和调节对象组成),其在自动控制系统中发挥着其他产品不可替代的作用。今天海胜阀门分享下电动调节阀执行器的行业发展现状!
我国的气动调节阀是从仿制前苏联、西德起步,约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对阀门行业调整之后,逐渐生产了我国自己研发气动调节阀系列产品;20世纪70年代初,出现了DDZ-I、DDZ-II型电动执行器;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我国最早的、唯一生产的电动执行器无触点DKJ型角行程和DKZ型直行程电动执行机构进入市场;20世纪90年代初,仪器仪表行业组织的DDZ-S仪表与执行机构的联合开发,标识着我国初步实现了控制仪表和过程控制的数字化技术。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电动调节阀执行机构的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其他控制仪表,主要原因在于:
1、工业技术基础薄弱,水平相对偏低,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自动化程度比较低,导致对控制仪器仪表的要求不高;
2、因工业生产过程中的自动化程度比较低,对控制仪器仪表的要求不高,导致厂家不往电动调节阀执行机构这个方向上投资;
3、在建国后一段时间内国家没有认识到发展电动调节阀的执行机构的重要意义。
综合以上几点原因,我国电动调节阀执行机构的发展速度在改革开放之前是远远落后于其他控制仪表。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执行器加快了发展速度,但是由于技术基础的薄弱,无法在短时间内获得大的飞跃,同时其他相关技术的发展情况也限制了执行器无法脱离这个情况取得更快的发展。也因无法独立支撑研发成本问题,一些厂家为了片面追求效益,只引进国外产品组装,对应的技术开发和技术人才的梯队培养没有跟上,这就导致国内的相关技术相比国外先进技术落后十几年情况到目前仍然持续。
目前,国内虽然存在几十家电动调节阀执行器厂商,但其在控制精度、智能化水平和安全性能等方面仍处于较低的水平,与相比国外产品相比:存在品种规格相对单一、产品没有形成系列化,另外在防爆、核级产品和特殊环境的产品上基本上还是全部需要从国外进口。
即使目前我们调节阀执行器仍然存着众多问题,相信随着我国工业水平不断提升,在行业人员的努力下,在将来中国制造的电动调节阀执行器必将取得极大的进步!